我为什么要养猪呢?我们生于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孩子,小时候在放学后不是放牛就是打猪草。在最单纯的年纪和猪相遇,对猪有感情。所以,我是带着情怀去养猪的。情怀之外,我恰好对养猪还算懂点技术。我自大学往后,分别念了兽医、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、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三个专业。朋友圈也有很多养猪的朋友。
我从养猪过程中的猪品种、养殖环境、养殖过程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。
养猪首先要面临猪品种选择。国内市场上基本都是商品化猪种,是经过多少代选育出,商品性能最优的猪种。除此外,还有一些比较著名的国内本地猪种,如东北民猪、藏香猪、两头乌等。据《中国猪品种志》记载,现国内存栏量较大或具有代表型的猪种约50种。我觉得抛开商品性不谈的话,猪品种并无好坏之分。地域差异、文化差异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是人们偏好某种猪肉的原因,而不是猪本身的对错。
我说的养殖环境指猪生活的圈舍和运动场。我主张为猪提供卫生的生活环境,足够的活动空间,猪能够安静、愉快的玩耍就够了。
养殖过程充满技术含量。养殖设备、饲养管理、饲料构成、疫病防控都很关键。所有的商品猪养殖都在这些方面努力精益求精。而传统养猪,并不太考虑这些。
我想做个“中庸”的情怀+专业技术的养猪人。我们养的猪,首先以安全为基础,保证吃猪人的安全感;在此基础上通过猪品种选择、饲养方式变化、丰富摄入食物种类等改善肉品质;再加入一些文化活动、体验项目提升吃猪人的愉悦感。
说完自己。我再谈谈我们希望我们的客户是哪些人:
有情怀的,曾经在农村生活过,跟猪有过较长时间亲密接触。这类客户在我们农场能找到当初那种甜蜜感觉。
没有见过猪的人,图新鲜。有句话叫“没有吃过猪肉,难道没有见过猪跑 啊?”可现在没有见过猪跑的人真大有人在,而且估计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猪。今年农场陆陆续续来的人中,好多人也是为了看看猪活着时是什么样子。
还有就是对市场上的猪肉质量担惊受怕的人。总觉得市场上的猪肉不安全,因为相信我们,找我们买肉。
也有的人,为了参加杀猪活动,图热闹来的。体验一下杀猪文化,了解“杀猪菜”和“刨汤肉”的不同,然后乐呵呵吃一顿,也挺好
传统圈养方式,配合五谷杂粮饲养。生长期更长,口味更好。可举办“杀猪菜”活动。